對那些渴望能「下架國民黨」,又認同蔡總統的支持者們來說,你可能過去已經被親民黨給騙過一次了;那麼至少,這一次不要再讓同屬泛藍的「民眾黨」騙了你第二次。(資料照)

2020-01-10 11:31:27

◎休喊

「超越藍綠」的口號,彷彿每隔幾年就會流行一次。2020年的選舉中,更至少有親民黨與民眾黨兩者,將所謂「藍綠不過半」與「關鍵制衡者」的構想做為號召選民投票的主要訴求。而對那些渴望能「下架國民黨」,又認同蔡總統的支持者們來說,你可能過去已經被親民黨給騙過一次了;那麼至少,這一次不要再讓同屬泛藍的「民眾黨」騙了你第二次。

(一)第一閨密「親民黨」:好處你都有,轉身就向國民黨走

從2014年開始,親民黨這個傳統上均被歸類為「泛藍」的第三大黨,便開始採取著某種和國民黨刻意分割,並向民進黨與臺派示好的新戰略。而親民黨所做的兩件最有代表性的重大決定,包括在2014年時表態支持「太陽花學運」,以及宋楚瑜在政黨輪替後擔任了兩屆的APEC大使。

而包括在2016年時的「首都改革陣線」合作推出黃珊珊競選立委,以及蔡總統提名劉文雄任監察委員等,都可看出民進黨其實試圖在與親民黨合作,已重新建構著某種程度上的朝野合作與團結意識,而親民黨更在不斷試探地走出一條不同於國民黨的「自己的路」:

要泛藍不要「含淚」,騙臺派給橘「機會」:

親民黨使用「國民黨太爛」的直觀訴求,召喚藍營支持者投給一個「更好的自己人」,不用再「含淚投票」;再用「國家要前進」的論述,希望中間選民能給一個「能夠同時與藍綠兩大黨合作」的「通吃力量」更多選票;甚至是用「團結力量大」的旗幟,吸引那些綠營或臺派的支持者,來給那個「色彩不是那麼強」、「看起來可以合作」與「有助打倒國民黨」的泛藍政黨一些溫暖與機會──最後一個策略所吸引到的選票也許不是很多,那親民黨所藉此而實際收致的政治資本與媒體曝光,卻是最多。

但事實證明,親民黨從來都沒有要跟民進黨政府一起「共患難」或「同打拼」些什麼。無論年金改革、前瞻計劃、婚姻平權、國安五法或《反滲透法》,親民黨所代表的利益與立場幾乎與國民黨無異,甚至很多時候,唯一的顯著差別就只能說親民黨是一個「敢進場投票的國民黨」而已,不像國民黨反對的很大聲,卻總擔心選民憤怒而總在找理由逃避。

讓國民黨在國會「多一個黨團」,共同對付民進黨:

而利用著黨團協商與提案的機會,親民黨更是根本在協助國民黨好像「多了一個黨團」,可以有更多拖延時間與阻礙法案的機會──先從民進黨那得到許多機會,接著轉身就跟國民黨站在一起了大半任期,直到又再一次地選舉,才重新搬出那面蒙塵已久的「超越藍綠、制衡大黨」的旗幟出來大力揮舞。

如果你本來就是國民黨的支持者,又或者希望它們能再多一個側翼,那投給親民黨也是合理;但如果你自詡為臺派或者也支持蔡總統,則對給予這樣的「國民黨第二黨團」任何選票或溫暖,卻是大可不必。

(二)第二閨密「民眾黨」:走國親走過的路,力拼成「關鍵少數」

原本想接著將柯文哲市長的「臺灣民眾黨」做第二種類型的分析,但等到寫完了親民黨的部分再回頭看時,卻驚覺怎麼竟如此熟悉?──親民黨與民眾黨,不只擁有共同的「大咖友人」(郭台銘),並「共享」著郭家軍的不分區候選人與支持者;在主攻「藍綠一樣爛,只有我最行」這點上,兩黨也是完全一樣,而總在訴求自己能夠「制衡與超越藍綠」更是一樣──寫到這真讓人不禁納悶,其實它們合併不是比較快嗎?

如果硬要說有什麼明確表現出來的不一樣,那麼對同樣在許多關鍵議題上選擇搖擺曖昧,想充分評估過風向之後,再選擇最有利那邊去站的白橘兩黨來說,確實還是有戰術上的差別:

面對爭議,總是選擇切割與逃避:

面對爭議問題,親民黨會使用一些模糊如「需要再好好傾聽民意」的說詞來搪塞,或乾脆仗著沒人會來問自己而裝死躲過。而柯文哲與民眾黨則會先派人去說一些看起來很「超脫」(有時超脫的是藍綠,有時超脫的則是智商與常識)的發言,等引起輿論攻擊時再瞬間切割「那不代表本黨立場」(畢竟它們黨主席說:柯文哲的意志就是民眾黨的意志,而有時候連柯文哲自己的發言都可以不代表他自己的意志了,那還有誰能代表呢?);或是,選擇躲在「人民有不表態的自由」的背後,乾脆什麼都不說,這樣自己也不會受傷。

差點忘了,民眾黨也喜愛使用那種「否定存在意義」的語法,來逃避所有它們還沒準備好要面對的議題:不管是國家主權與憲政議題、國家安全與國防政策、婚姻平權與性平教育、美臺關係與外交政策──只要是還沒準備好要面對,或是它們知道自己真實的主張拿出來不能看的,就一概使用「吼這不重要啦!現在真正要緊的是OOXX……」來唬弄過去,順便再把議題重新拉回自認擅長的領域。

轉移注意,學國民黨在擱置國家前進:

民眾黨這種愛迴避問題與轉移注意的戰法,其實不是獨創,不但親民黨使用過,甚至要認真的話,國民黨才算是發明這招的祖師爺。而國民黨和民眾黨在這點上唯一的差別,恐怕只是國民黨的用詞是一貫不變的「經濟成長」,而民眾黨則是換成了看似較新潮的「城市治理」。

而如果你還記得,在過去為期很長的時間裡,你不管跟國民黨說什麼,它們一概都會跳針著「那不重要,現在重要的是要拚經濟!」結果,馬英九政府的八年執政,並沒有看見國民黨替國家或人民拚到什麼經濟成果(兩岸買辦與政商高層們倒是賺了不少),但那些關於國防自主、國家安全、美臺關係、年金改革、轉型正義、長期照顧、同志婚姻、綠能發展、減稅加薪種種的改革與深化,倒是都被它們用了這樣的理由而無限期擱置下。

「比較有勇氣的國民黨」與「比較有力氣的親民黨」:

如果說,親民黨在國會裡就只是「比較有勇氣的國民黨」,那從民眾黨的眾人這一路以來,在各種選舉策略與公開發言的表現來看,恐怕也充其量就只是個「比較有力氣的親民黨」:兩者所信奉的價值,與面對許多關鍵議題上的態度完全如出一轍,未來可以想見,在與國民黨的合作結盟,以及在「泛藍」陣營裡扮演的角色,也會所差無幾;甚至差別可能只在:過去親民黨的席次充其量只能做國民黨的側翼,但民眾黨卻有可能在臺派政黨不過半的情況下,成為拿足以決定一切的「關鍵少數」力量。

各政黨的理念與主張本就有所不同,而「超越藍綠」與「監督制衡」的想法也確實有其必要──只是怕就怕,你以為是投給「超越藍綠」的政黨,卻是一天到晚依偎在國民黨身旁的泛藍閨蜜;你以為能夠給國會帶來「監督制衡」的力量,卻是讓那毫無中心思想的政客集合體,一面有機會吸取著各種資源與注目而不斷自我壯大,一面還以各種「科學」、「務實」與「安定」之名,和國民黨一切阻礙著國家的改革與進步,甚至是虛耗與犧牲著你我共同的未來。

國會已經有了親民黨,你完全不用再用手中的選票,送柯文哲的民眾黨進國會去,好當國民黨的「第二個閨密」。

(自由撰稿人、政治工作者)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