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永耀翻攝)

2019-12-29 10:14:53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國史館今天下午2點將舉行《戰後台灣政治案件─陳文成案、蔣海溶案史料彙編》新書會及座談會,其中發生在1981年的「陳文成案」,由於死因備受質疑,加上留美學人背景,該案受到來自國際排山倒海的關注壓力,甚至還有美國國會議員擬提案修正對台軍售,當時的涉外部門則全力應付,時任新聞局長的宋楚瑜也銜命書信解釋,再度影響包括美國等國際社會對蔣經國政府的信任。

留美學者陳文成當年因資助「美麗島雜誌社」,遭情治單位鎖定,陳在擔任美國卡內基美侖大學統計系助理教授期間,於1981年5月20日偕妻兒返台省親,卻在預定返美前夕於7月2日遭警總長時間約談偵訊,次日即被發現陳屍於台灣大學研究生圖書館旁。由於死因可疑引發議論,警總當時卻暗示「畏罪自殺」,而遭質疑越描越黑。但因關鍵證據下落不明,事件真相仍是轉型正義的一大缺口。

國史館這次收錄的最新史料,除陳文成生前最後一日在前警備總部保安處的偵訊筆錄,將首度對外揭露。另也將國際上關注的相關文件,以及當時國民黨政府涉外部門的回應內容,首度進行完整彙編。

當年案發之後,陳文成任教的卡內基大學校長賽爾特多次致函電給蔣經國與總統府秘書長馬紀壯,國史館新書也加以收錄,包括表示對於偵查案情毫無進展感到不滿,明言「兇手與政府有關,吾人不相信兇手無法查出,吾人認為政府不願追查兇手」,認為該校與美國社會都不會忘記此案件。馬紀壯等則以「依法調查中」做出官式回應。

時任新聞局長的宋楚瑜也銜命函覆美國統計協會會長克魯斯要求重啟調查命案的訴求,宋同樣也說:「調查持續中,但無新證物」。

國史館在新書裡指出,包括美國眾議員索拉茲(Stephen J. Solarz)等國會議員,曾籲請美國國會調查此案,並提出修正對台軍售案。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委員會還就陳文成死亡事件舉行聽證會,拉高國際關切程度。陳文成案曝露出台灣政府在美國境內的情報活動,也直接衝擊台美關係。

國史館這次在新書裡也收錄外交部駐美各辦事處來電報告美國各界對於此案的反應,例如外交部整理中央社的外電消息,探聽美國官方對於此案件的反應與可能的動向。北美司於七月中旬至九月底編製四件「陳文成案美國地區反應一覽表」,區分國會、行政部門、輿論界、學界、台獨等類別,匯整各界的言論與行動。

  • (記者蘇永耀翻攝)

  • (記者蘇永耀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