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金斯研究所」中國戰略倡議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分析台灣二○二○年總統大選的評論,指出中國政府已經對台灣展開大規模的訊息戰,透過傳統媒體、社群網站等各種管道散播虛假訊息。(法新社)

2020-01-11 05:30:00

台灣當成測試場 再向全球輸出訊息戰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九日刊出華府權威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中國戰略倡議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分析台灣二○二○年總統大選的評論,指出中國政府已經對台灣展開大規模的訊息戰,透過傳統媒體、社群網站等各種管道散播虛假訊息,試圖透過操弄內容的生產、發布、傳播與消費等各個層面,左右選情,削弱台灣的民主自治;中國將台灣當成訊息戰的測試場所,以利向各國輸出訊息戰,進一步損害全球民主。

北京可視作第三勢力 「非官方參選人」

杜如松認為,台灣十一日的選舉是主張與中國保持距離的選民,以及要求拉近兩岸關係的選民間的較量,形同一場預示台灣與中國關係的「決戰」。這場大選除了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這兩大勢力,「北京可視作第三大勢力,非官方的參選人」,中國政府正透過大規模的訊息戰,拉抬特定候選人,同時試圖擴大社會分化,散播對台灣經濟與政府治理的懷疑,向台灣民眾植入對民主不信任的種子。

杜如松表示,中國政府不只在台灣傳播虛假訊息與過時的國家宣傳,北京的企圖還包括形塑訊息的生產、傳播與消費過程;進而影響內容生產、發布與傳播平台等各個層面。為了影響媒體報導,中國透過舉辦媒體峰會與台灣媒體交流,也透過併購、廣告、投資與內容共享等方式,拉攏傳統媒體屈服於北京的意願;北京並積極在社群媒體發布虛假訊息,以形塑輿論、影響台灣社會的訊息供應鏈。

杜如松指出,北京正試圖透過訊息戰影響台灣,此舉很可能有助於掩蓋中國對台灣政治與經濟的影響,削弱台灣的民主自治;而全球民主國家都應密切注意台灣大選,因為北京可能對各國的記者、媒體機構與網路平台執行類似的工作;中國政府已在拉丁美洲、非洲安排媒體會議,並全額付費培訓記者。杜如松也提醒,放任北京透過社群平台在國際社會創造話語權,將對全球民主構成重大風險。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