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過高屏溪反成寒流。(記者陳彥廷攝)

2020-01-12 23:50:10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大選落幕,國民黨的國政配在屏東獲近18萬票,比前年縣長選舉國民黨所獲票數還少,屏東第一選區的候選人、前韓市府社會局長葉壽山除原民鄉外,得票全輸主要對手鍾佳濱,但與韓國瑜保持若即若離距離的第二選區候選人周佳琪得票卻超車國政配,韓流越過高屏溪後,似已消風真的變寒流。

屏東傳統選民結構綠大於藍,但前年蘇清泉代表國民黨角逐縣長,獲得近20萬票為黨史最高,當時曾歸功是韓流外溢高屏溪,蘇清泉本屆大選投桃報李「泉力支持」國政配,架起為數不少與國政兩人同框的「泉力支持、庶民先鋒」看板,但開票後卻是明顯不如人意,選民認為,本人選票比外溢還少,明顯是「消風」。

前屏東市長葉壽山在前年選後進入韓市府成為小內閣,本次選舉在第一選區獲得9萬票,比該區國政配得票的9.3萬票還低,韓流母雞不僅無法拉抬,還變成寒流影響小雞選情,葉壽山失守屏東市,未來葉是否會回鍋韓市府,引發關注。

反觀一路走來與韓國瑜保持若即若離距離的第二選區候選人周佳琪,文宣、布條中少見韓國瑜身影,僅集中於鄉鎮黨部的同框看板,選民普遍認為總統票與區域立委票有脫勾態勢。

周佳琪未獲韓流大力相助,卻反而在南屏東大有斬獲,開票一路與爭取連任的蘇震清拉鋸,家鄉新園鄉更是拿下破萬票數小贏,除是藍營罕見的好成績,也顯見訴求的在地靠自己的戰術生效,最後以近4成得票率獲得9.1萬票,超車同區國政配的8.6萬票,此種總統票少於區域立委票的「分裂投票」方式,相對罕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