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榮祥/特稿
「時間」是高雄市長選舉關鍵因素之一,國民黨市長候選人柯志恩用了一百五十天,挑戰從小在高雄長大、兩年拚四年的陳其邁,從她六月廿九日宣布參選開始,結果就大致揭曉,難怪前市長韓國瑜曾預言,柯若當選是奇蹟。
陳其邁得票數七十六萬六一四七票、得票率五十八.一%,比兩年前市長補選六十七萬一八○四票(得票率七十.○三%),及四年前市長選舉七十四萬二二三九票(得票率四十四.七九%)都有成長,代表兩年拚四年成績讓市民買單。
國民黨提名機制及在地人才培育等沉痾未改,柯志恩應屬於勇敢承擔、雖敗猶榮,且競爭過程理性訴求、沒有謾罵,與陳其邁共同為市長選舉再寫典範;如果再給柯志恩多幾個月時間準備,選舉也許會更精采。
陳其邁的勝選也並非僥倖,他曾重重跌倒過,更珍惜市民給的機會,市長補選喊出的兩年拚四年,包括防疫措施、運動中心、捷運路網、節慶觀光等,尤其產業轉型爭取到台積電來高雄,讓高雄市民頗有感。
擁有市政成績優勢,加上主要對手備戰倉促,陳其邁連任以逸待勞,十月中旬前常以「市政優先」為標準答案,刻意壓低選戰熱度。
直到選前一個多月,為拉抬議員選情,陳其邁與團隊開始調整步伐、積極出招,隨後則請假專心拚選戰,帶著小雞們逐步炒熱選情,但受全台選情冷清影響,高雄選情增溫緩慢。最後兩週,陳其邁全面車掃,最終獲得市民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