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彭健禮/特稿
有史以來最受全國高度關注的苗栗縣長選舉,昨天落幕。備受爭議的苗栗縣議長鍾東錦,憑藉超前部署的陸戰綁樁、主動出擊的空戰消毒,把藍綠黃三方夾擊打黑的損害降到最低,最後關鍵時刻,操作泛藍棄保效應發酵,凝聚反綠民意,擊敗民進黨徐定禎,成為非主流形象的縣長當選人。
陸戰綁樁 空戰消毒
鍾東錦是各候選人中最早布局者,在去年底「四大公投」前,他時任國民黨苗栗縣黨部主委,已透過舉辦百場公投宣講,十八鄉鎮市走透透,與藍營地方樁腳建立起盟友情誼。
因此,儘管鍾東錦受國民黨「排黑條款」不予提名,甚至被開除黨籍,但他掌握多數藍軍支持,加上縣長徐耀昌、立委陳超明力挺,使得起步晚、知名度不足的國民黨候選人謝福弘,聲勢一路被壓制。
選戰期間,鍾東錦過往的前科及與砂石業關係,飽受民進黨、國民黨、時代力量的夾擊,但他憑藉善用網路社群媒體,迅速消毒,強調早已洗心革面,並以感性發文凝聚「東粉」,將損害降到最低。
面對民進黨於此次傾全黨之力替徐定禎助選,鍾東錦則強攻兩岸、疫苗等議題,喊出「唯有鍾東錦可以打敗民進黨」,吸納保守、居安的泛藍民意,扮演反綠共主。
另,民進黨在打黑議題上,被時代力量宋國鼎首先發難、搶得優先發言權,宋律師展現的「政治理想主義」,更分食不少徐定禎的選票。
由此次選戰態勢看來,苗栗地方藍營檯面上的人物,幾乎都向鍾東錦陣營靠攏,如今,鍾東錦成功當選,「鍾系」儼然成形,地方藍營傳統劉、黃兩派的政治生態,勢必將大洗牌。
不過,「苗栗願景、前程似錦」不僅是競選口號,也應該是承諾,「鍾縣長」如何回應縣民的期待,是真正考驗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