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屏東縣選委會日前公布屏東縣議員各選區選舉人數,其中,9個原住民選區的選民數都較本屆增加,最特別是以瑪家鄉為主的第10選區,由於該選區還包含屏東市、內埔鄉、長治鄉、麟洛鄉的原住民,總選舉人數達9362人,不僅蟬聯最大原民選區,長年來都是女性擔任議員,不過,瑪家鄉內只有5298票,「外地人」幾乎可分庭抗禮,如何開拓票源成為候選人的考驗。
第10選區中,除瑪家鄉5298票,屏東市的原住民選舉人達2513人,內埔鄉有1114人,合計第10選區非瑪家鄉的總票數高達瑪家鄉內總票數約8成。
本區今年共有3人參選爭1席,包括國民黨高惠芬和無黨籍的梁明輝、陸宥熹,呈現「三腳督」局面,競爭相對激烈。
綜合屏東縣議會及中選會選舉資料庫來看,自1998年林玉如當選後,這個選區至今6屆都沒有男性當選,近年也僅在2014年有男性參選。
為何會出現陰盛陽衰?原來,屏東縣8個山原鄉中必須保障2席女性名額,若選舉結果未達婦保名額,所有山原女選將依票數排序決定是否可以婦保名額當選,而本選區選舉人數最多,在婦保名額要比較票數時相對其它選區更具優勢。
相對來說,男性要參選不僅在選區一定要贏對手,還要看選區外的「臉色」,此特殊選制長期下來型塑出女性參選氛圍,不僅已多年皆為女性當選,自2002至2009年間連3屆及本屆,候選人清一色都是女性。
不過,今年屏東第15選區為女性候選人同額競選,第9選區則是兩名女性候選人競爭,沒有婦保名額空間。現任國民黨籍瑪家鄉鄉長梁明輝因屆滿要轉換跑道參選縣議員,並以無黨籍登記,是否能打破長年由女性當選的局面,成為選舉話題。
他也強調,他參選是為繼續為族人服務,與區外選情無關,並透過選區特性縮短城鄉差距,為都會區原住民爭取民意代表。
本區另兩名女性候選人為現任議員高惠芬及前縣議員陸月嬌的女兒陸宥熹;高惠芬因陸月嬌詐領考察交通費解職而遞補,獲得國民黨提名爭連任,訴求推動原住民文化傳承及加強長照2.0服務等。
陸月嬌之女陸宥熹則以無黨籍參選,盼積極打造社會福利,並改善農路整治野溪,推廣原鄉觀光,延續家族政治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