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九合一選舉

沈慧虹:災防考驗「縣市長應變能力」更考驗同理心

民進黨新竹市長候選人沈慧虹在副市長任內勘查光復路地下道淹水的情形。(沈慧虹提供)

民進黨新竹市長候選人沈慧虹在副市長任內勘查光復路地下道淹水的情形。(沈慧虹提供)

2022/10/18 20:54

〔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前幾天北台灣暴雨,各地傳出災情,台北市也因豪雨成災,台北市長柯文哲卻在外地輔選,事後匆匆返回,還形容勘災是作秀;民進黨新竹市長候選人沈慧虹臉書發文指出,災防考驗的是縣市長應變能力,同時也考驗著同理心。她看到民眾黨對手高虹安發言刻意強調「有候選人穿著皮鞋去勘災」、「如何不讓勘災變成政治表演,確實是門課題」,似乎想混淆視聽,掩蓋柯文哲在這件事的失職。

沈慧虹說,穿什麼鞋子勘災從來不是重點,重點在於第一時間即時趕赴現場,勘災不是作秀,當然不可能等到全套造型齊備才現身災情現場,作為指揮官,趕赴現場、站在第一線親身了解情況,是為了要傾聽民眾心聲、即刻解決需要。民眾要的當然不是「看到人」,而是需要指揮官運用調度權限,協調災防單位、下達指令,有效率地完成救災任務。

她說,過去颱風的災害經驗告訴我們,在緊急狀況下,指揮官需要百分百了解現狀才得以即時應變,還要願意擔起責任、進行決策,極端氣候所帶來的災害,現有救災規範有時不能全面涵蓋,需要突破現有救災框架,指揮官到場掌握災況後,再協調中央資源、國軍、農田水利會與各業務單位分工合作,減少溝通成本,才能把對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影響降至最低,這些決策,也是要讓第一線救災弟兄們安心,告訴他們「現在救人救災最要緊,其他法規責任我來承擔」!

沈慧虹說,這些緊急狀況研判、即時應變、決策方針,都是所謂高科技、攝影機監控機制做不到的事,災防監控系統當然是協助我們掌握災況的好幫手,但不該完全依賴,畢竟冰冷數值無法告訴我們受災現場真正需求,在生活因天災受影響之際,也更需要人與人面對面,告訴受災戶「有我在」。

沈慧虹說,很難想像,正在競選新竹市長的高虹安為了保護柯文哲竟然再次透露出自己高傲心態,心中只有冰冷數字,只有政治考量,沒有人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