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九合一選舉

黃珊珊提「台北未來宅」 社宅住戶已繳租金當頭期款購地上權

台北市長黃珊珊參選人6日端出以「都更」為主軸的參選政見。(記者張嘉明攝)

台北市長黃珊珊參選人6日端出以「都更」為主軸的參選政見。(記者張嘉明攝)

2022/09/06 13:27

〔記者鄭名翔/台北報導〕無黨籍台北市長參選人黃珊珊今公布都市更新與住宅政見,包括以2倍容積獎勵加速河岸老舊社區都更,並承諾明年拆除第一殯儀館,並規劃於第二殯儀館周邊打造殯葬禮儀服務中心;此外,黃珊珊提出「台北未來宅」概念,結合都更中繼宅、社宅及全齡居住等,未來青年社宅承租戶可將已繳租金作為頭期款,取得房屋地上權,使年輕人達到在台北置產夢想。

黃珊珊今舉行第二場政見發表會,以「首都再進化,都市再生新樣貌」為主題聚焦於都市更新及住宅政策,並找來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出任市政總顧問,為政見背書。

黃珊珊表示,台北市面臨人老屋老問題,須透過都更加速都市再生,因此將延續TOD(大眾運輸導向發展策略)推動捷運周邊發展,並以EOD(教育及市有房地整合運用導向之都市發展策略)未來165處校舍改建過程,將部分用地改作為社宅或社區公共福利設施,而ROD(河岸導向都市再發展策略)面向則以最高2被容積獎勵加速如萬華、大同區等河岸周邊都更。

黃珊珊說,都更困難之處在於人心,政府須花時間協助溝通磨合,因此要設法簡化程序、資訊透明,並清楚敘明權利變換及容積計算,使民眾不會心生疑慮、互相猜忌,都更就可順利進行。

此外,黃珊珊強調,城市發展須透過公共建設帶動,因此明年二殯改建完工後,必立即拆除一殯並先作為綠地休養生息,暫作市政儲備用地,待與公民、專家討論後再進一步規劃用途;另則擬在二殯周邊闢建「殯葬禮儀服務中心」,匯整散落各地的殯葬禮儀服務。

黃珊珊也提出「台北未來宅」概念,此結合都更中繼宅、社宅、全齡住宅等;黃珊珊指出,台北市持續興建社宅,但用地取得、周邊抗議導致推動困難,因此不再追求興建戶的數字,而改為垂直整合市政儲備基地綜合使用,將低樓層作為長照、托育服務,中間樓層可當日照機構,高樓層則為社宅或里民活動中心等。

黃珊珊表示,目前社宅承租以6年為限,未來將規劃不影響社宅輪動的戶數比例,提供對社區有貢獻的住戶長期承租,達年限後可將過去已繳租金作為頭期款,購買房屋地上權,協助青年達成在台北置產夢想,未來若要轉手、釋出則限售回政府,使用者再轉為承租,藉此取得生活費用,落實以房養老目標;黃珊珊強調,此「公辦租售」模式均由市政府作為單一窗口,以合理價格出租、出售、收回,不會有圖利個人或財團問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