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市長選舉電視辯論會昨登場,五位候選人先禮後兵。(公視提供)
記者陳曉宜/特稿
實問虛答,在面對媒體訪問時很具效果,但在辯論場上,很難說服選民。
面對歧視女性言論,柯文哲說,「看我跟媽媽、太太互動,就知我很尊重女性」,將愛母天性與尊重女性議題混為一談;面對首長離職批評,柯回「因媒體專注度太高,連助理離職都會變成報紙頭條」,避談其領導爭議;面對募款帳戶質疑,柯指「四年前連勝文在監察院報的競選經費比我還少,你們台灣人民相信嗎?」先推姚立明、再提連勝文,仍未清楚說明為何自己歷經四年帳戶仍搞不清;面對大巨蛋無解,柯一句「國民黨在台北執政十六年,大巨蛋是你們搞的」回應,卻忘了自己已執政四年。
台北市長候選人昨天首次五人同台,姚文智申辯有據,丁守中立場明確,與姚丁相比,柯「照稿演出」的態度,顯然輕敵。柯在辯論會後立刻舉辦府前大型造勢晚會,站回自己的地盤,突然變得激動高昂,辯才無礙,凸顯柯對民主機制的蔑視。
很多人說,柯文哲四年來變了!四年前他頂著不得不為的氣勢,謙虛請益、海納人才,靠著民進黨匯聚能力、靠著國民黨反差出正直透明形象、靠著社運團體在網路形塑一股風潮。但現在的柯文哲,沒人搶拍照的場合他不開心,候選人要公開表達忠誠才能配到柯粉票,對手提出政策藍圖就動員局處攻擊,辦演講搞造勢層層交辦市府員工動員、半強迫六大公司捐款,柯卻能在辯論開頭即稱自己正在進行一場改變台灣歷史的新政治文化運動,但其作為和過去的選舉文化並無不同。
柯曾是具有宣傳力的政治明星,網路募款半天獲得四千萬元,這樣的人氣,實屬難得,但四年執政成績,必定有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足跡,公宅曾是鄰避設施,現在一戶難求,難道不是前幾任市長逐步推動溝通社區的成果?市場改建、整宅更新、社子島開發即使是靠柯的臨門一腳,也不能抹殺幾十年的溝通努力。柯應善用民氣,面對青年失業率、重大工程落後、城市消費停滯、還債不建設等市政問題,更應具體清楚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