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是農業大縣,農業議題是各陣營攻防焦點。(記者林國賢攝)

2018-11-14 06:00

記者林國賢、鄭旭凱/特稿

雲林縣長選舉藍、綠老面孔二度對決,政見攻防缺乏新意與爆炸性,加上選民對政黨的忠誠度下降, 熱情不再,各陣營大型造勢活動屈指可數,今年選情特別冷,連攤販都感受得到,催出支持者出門投票,將成為選戰勝負重要關鍵。

藍、綠基本盤流失 成沉默族群

今年藍、綠兩陣營基本盤都有流失現象,但耐人尋味的是,藍、綠鬆動的支持者並未流向對手,也未表態支持第三勢力,反而成為「沉默、不表態」的族群,他們會不會出門投票?會投給誰?是選舉勝負的重大變數。

老面孔再對決 政見攻防無新意

雲林選情冷的另一個因素是藍、綠老面孔二度對決,選民失去新鮮感,且政見攻防都是老生常談,雖然偶爾因攻擊性文宣出現火花,但都後繼無力,選情始終無法炒熱。

以農業政策為例,雲林縣是農業大縣,農漁民合計逾廿六萬人,若加上其他農業相關從業人員更佔全縣總人口數六成,農民成為兵家必爭,選戰之初李、張兩陣營從水井收費、蒜價、菜價、冷鏈物流園區等議題進行攻防,也各自提出農業政策。

農業議題熱度有限 難引話題性

但農業議題帶動選戰熱度也有限,回雲林務農五年多的廖姓青農指出,各陣營農業政見很多,但都著重在把農作物賣出去、提高農產品價值,但深入分析,似乎都只有口號沒有實質政策,只說要把農產品賣出去,卻沒有說要賣到哪裡?怎麼賣?說穿了只是「喊爽的」,自然無法產生話題性。

而其他六輕、社會福利、長照、招商等問題,都是「老生常談」,沒有感動人心的政見,更激不起選民的熱情。

另外,臉書等社群媒體興起,網軍與假消息充斥,讓生活中已充斥太多選舉資訊,反而造成民眾在選舉時對政治冷感,關注度與討論度都下降。

造勢活動少 攤販生意掉逾兩成

專跑選舉場的攤販對於選情冷暖感受最深,賣飲料小吃的許老闆說,到目前為止各陣營萬人以上造勢活動五根手指頭就可以數完,生意也比往年少二成以上,造勢會場也可感受民眾對選舉的關注與熱情急速冷卻。

一位縣議員候選人助理也指出,今年吃選舉飯的民眾也少一至二成,以前競選總部吃飯時擠滿支持人群、大家聊選戰的情形也不復見,選民的冷漠前所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