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進黨今(16)日公布《誰來當市長》網路影片。(圖由民進黨提供)
〔記者蘇芳禾/台北報導〕繼昨日公布第一波電視CF,民進黨今(16)日公布《誰來當市長》網路影片,民進黨發言人吳思瑤表示,離投票日僅剩8天,這週各縣市也陸續舉辦政見發表會、辯論會,民進黨也仿趣味益智問答節目,製作《誰來當市長》影片,呼籲國人看完影片,反思誰適合當市長。
吳思瑤表示,辯論是檢驗候選人是否具有真材實料、施政願景的重要關鍵,但在這一次的縣市首長選舉裡,許多候選人缺乏對市政的了解、政策的掌握,以迴避閃躲、大喊口號的姿態,不願意面對任何問題跟檢驗。
針對影片創意,吳思瑤表示,我們透過年輕人的創意發想,決定把市長候選人的所作所為,搬到不能迴避的益智問答上,讓市民看看這些候選人的行為跟言行,是否足以擔任一位市長。
吳思瑤表示,影片以趣味益智問答的手法呈現,結合真實的新聞回應與事件,不論是侯友宜的文大宿舍案、撇清為黑道站台,或是韓國瑜曾說「能撈就撈、能混就混」,這些都代表著國民黨為下一代做出最差的示範。
吳思瑤強調,誰來當市長,最終的決定在選民,當候選人無法從自己做起,又如何說服廣大的市民,他有能力、操守與擔當能治理一個城市嗎?帶領城市往更好的未來前進嗎?我們將這些問題藏在影片的趣味問答之後,希望所有看完影片的國人都能一起思考,這部影片以詼諧、趣味的方式呈現,但卻是針對這一次選舉深刻的反諷。希望11月24日,「一個市長候選人該具備什麼條件」,選民應理性、冷靜思考,投下神聖、智慧的一票,民進黨的候選人絕對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