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今天(11日)出席台北市長選舉公辦政見發表會。(記者叢昌瑾攝)
〔記者沈佩瑤/台北報導〕針對兩岸關係,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在公辦政見發表會上重申,但中國籍配偶在台灣約37萬人,加上他們的孩子人數更多,且台灣對中國的貿易佔40%,這些不管如何都無法否認,不過「國防」安全該準備的就要準備,而無論是城市交流、經貿交流,台灣都應表達善意。
公辦政見發表會下午2點展開,柯文哲在第2輪政見發表中談及兩岸關係。柯表示自己身為外科醫師,擁有務實跟對話的特色,即使遵守SOP,也會依照不同的疾病遵守不同SOP,並同時要跟病人和家屬對話溝通,所以應該把這2個原則帶到政治。
此外,政治上應該要尊重專業,今年7月颱風「瑪莉亞」襲台要不要放颱風假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明明沒有達到颱風標準,只有台北跟基隆不放,就是尊重專業。
話鋒一轉,柯表示在處理世大運和兩岸上,他也是秉持相同原則,舉辦世大運的目的是希望爭取國際生存空間,我們也是很成功做到了。
至於兩岸間係,柯直言1949年來了200萬外省人,而後又陸續開放探親,現在中國籍配偶在台灣約37萬人,加上他們的孩子人數更多,且台灣對中國的貿易佔40%,這些不管如何都無法否認,不過「國防」安全該準備的就要準備,而無論是城市交流、經貿交流,台灣都應表達善意。
柯表示,在島內分出敵我只是自找麻煩,且在中美對抗的國際局勢下,台灣應當要思考如何務實處理兩岸關係,「我不樂見兩岸關係越來越緊張」,例如中客不來,如果是因為政策,可以透過談判處理,但如果是因為中國人不喜歡台灣而不來,那才是嚴重。
他再次提到自己曾在2014年提出「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及互相合作」4個互相,到了2017年又多1個「互相諒解」,因為雙方都有各自的內部問題跟困難 所以兩邊交往應秉持互相諒解態度。
柯也強調,還是一句話,終究沒有人把自己的未來壓在別人的善意上,所以經濟跟國防都要準備,我們自己要自立自強,經濟要維持一定水準,兩岸之間和平是目標,要務實地處理問題,要表達善意,但該做準備還是要做準備,就像他常說的,「以簡單的心靈面對複雜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