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市議員選舉第十一選區民進黨提名何敏誠(中)。(資料照,記者許國楨翻攝)
記者張瑞楨/選情分析
第十一選區(東區、南區,應選五席,含一席婦女保障名額,十一人參選),下屆議員應選席次雖新增一席,參選人數卻大爆滿,高達十一人,民進黨與國民黨提名人數相同,連性別比例都一樣,略呈藍綠對戰情勢,不過,具爆發力的無黨籍與其他政黨候選人也有搶攻上壘的機率,但以整體來看,本選區的選情相對穩定,如果沒有爆炸性議題,有人認為各黨當選席次比例很難有重大改變,該選區的觀察重點是「新增一席,由誰拿走」。
本選區雖呈現新人挑戰老將的態勢,但距離投票日僅廿多天,新人仍沒有打出具震撼效果的議題,亦缺乏足以扭轉選情的爆發力,藍綠兩陣營的老將也都如履薄冰,不讓自己陷入「混戰」中,這是選情相對穩定之因。
兩黨陣營中,民進黨提名三人,何敏誠、邱素貞(女)與鄭功進都是征戰多年的老將;國民黨提名三人,現任議員李中是具基層基礎的老將,羅廷瑋與賴曉亭(女)雖屬新人,但並非「政治素人」,分別有現任里長與前議員賴頤年之女的既有優勢。兩黨各提名三人,也都包含一位女性,選舉策略相似度高,如果藍綠對峙激化,其他政黨或無黨籍的空間可能會被大幅壓縮。
不過,以目前局勢來看,本選區並非沒有其他勢力的空間,包括以第三勢力自居的歐巴桑聯盟候選人李婉如,以及出身藍營、但以無黨籍參選的林學冠,還有被視為泛綠的無黨籍候選人吳品儀,以及無黨籍廖國銘、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刁予弘(無黨籍),都有機會搶攻市議員寶座,但前提是要在僅剩的廿多天有足夠的爆發力。
有人認為,第十一選區參選人數雖爆滿,選情卻顯得有點冷,主因在於老將採取鴨子划水策略,不希望選情激化,也不想「打混戰」,新人雖想拉抬熱度,卻缺乏適當議題,選情也就比較穩定,如持續下去,觀察重點將是「新增一席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