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新聞局長張家興搬出相關數據,提醒韓國瑜不懂就別胡說(記者王榮祥翻攝)

2018-08-05 12:37

〔記者王榮祥/高雄報導〕針對國民黨高市長參選人韓國瑜頻頻批判高雄經濟發展﹗高市新聞局長張家興今駁斥國民韓國瑜指控不實,除以具體數據證明高雄產業轉型及經濟發展有成,並強調國民黨從未正視對高雄的虧欠。

 

張家興指出,臺灣在GDP統計上,是以全國為範圍進行計算,目前尚未有合理的數學模型計算個別城市數值,韓國瑜講的都不是事實,不懂就不要再胡說造謠。

張家興表示,高雄連三年獲財政部全國招商卓越獎,引進促參總額共1012億,依行政院主計總處2017年縣市重要統計指標顯示,高雄市營利事業銷售額、公司登記新設家數成長率皆為六都第3,商業登記家數成長率更為六都第2。

 

市府並推動和發產業園區、總圖二期、凹子底地上權等開發案,上週又與達麗米樂公司簽約、該公司預計將在高雄投資20億,顯見高雄經濟發展有成。

張家興強調,在縣市合併後,高雄失業率大幅下降,由5.8%降到2018年上半年最新的3.7%,下降達2個百分點;2007至2017年間,勞保投保人口增加近15萬人,檢視勞動部勞退新制投保平均薪資後更證明,高雄薪資水平一直都是六都中段班。

至於舉借議題,張家興說明高市府團隊始終秉持著「堅守財政紀律、戮力建設高雄」施政目標,在陳菊市長三屆任內雖舉借約千億,但市府更已償還1208億,顯示提供良好招商環境及基礎建設,會帶來城市良善經濟發展循環,市府團隊更在肩負弭平城鄉差距、推動高高平等的重責大任下,達成連續七年舉借下降,並於2017年達成民選市長23年以來首次的零舉債。

張家興說,陳菊市長三屆任期內,經歷過捷運紅橘線興建、鐵路地下化地方自籌款等支出高峰期,及合併後基礎建設嚴重落差問題;市府團隊更面臨財劃法對百年重工業城市的不公平、勞健保欠費補助不公、以及縣市合併中央補助少818億等嚴峻困境。

他進一步說明,所謂舉借1380億,是在國民黨倉促推動五都合併升格後,概括承受歷任市長及原高縣之舉借,且重大建設並非如國民黨所說,百分之百由中央補助,如捷運輕軌、鐵路地下化地方自籌742億,其他重大建設地方自籌529億,共計1271億。

 

此外,陳菊市長在任內償還不公平的勞健保欠費共518億,而中央政策、地方買單的公教優惠存款18%也編列了430億。

張家興再次強調,國民黨執政時期的中央曾承諾,縣市合併後補助不變及多項重大建設皆跳票,高市府團隊仍勇於承擔,並推動產業轉型、經濟發展有成,反觀國民黨從未正視過去對高雄的虧欠,畢竟如果沒有馬政府的跳票,高市府或許就不用舉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