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綜合新聞
北區
基隆市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新竹市 新竹縣 苗栗縣 花蓮縣 宜蘭縣 金門縣 連江縣
中區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南區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臺東縣 澎湖縣
其它
平地原住民 山地原住民 全國不分區
TOP

總統逐鹿

學者:憲法不存在多數黨組閣

2016-01-19 06:00:00

中研院法律所副所長李建良認為,憲法不存在多數黨組閣,多數黨組閣將出現權責不清的問題,恐引發不必要的政爭。(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鍾麗華、蕭婷方/台北報導〕國民黨在選前拋出「多數黨組閣」,選後馬總統即邀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共商閣揆接替人選,但蔡對此並不認同。中研院法律所副所長、台大法學院教授李建良認為,我國憲法上根本不存在多數黨組閣,多數黨組閣將出現權責不清的問題,恐引發不必要的政爭;他奉勸馬總統,「四個月的過渡時期,還是自己面對,才是負責任的作法。」

李建良勸馬自己面對過渡期

李建良表示,「多數黨組閣」的用語本身就有問題,也充滿陷阱與觀念上的混淆。憲法上,內閣任命權在總統,並未賦予多數黨組閣的權力,多數黨根本無從組閣。馬總統拋出多數黨組閣,沒有說明實質內涵,衍生權責模糊問題,「行政院長是原來總統的院長,還是新總統的院長?如四個月當中發生問題,政治責任由誰來負?」

他舉例,像是爭議大的服貿,新民意顯然有意見,這四個月應該停下來,但多數黨組閣後,恐怕會攪在一起,馬政府如果繼續推動,而在五二○交接後,新政府會因為之前的多數黨組閣參與,而遭到外界質疑。

李建良認為,四個月的過渡期,組不組閣不是重點,最重要是讓所有政府機能順遂過渡到另一個政權。這段期間,要讓行政部門正常運作,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所有運作可由各部會的常次代理,讓行政體系、文官體制穩住,而民生政策、必須依法行政的政策,仍可照常推動;至於與新民意相反的政策,才要停下來。

蘇彥圖建議修法縮短交接期

李建良解釋,之所以衍生四個月空窗期的問題,是因為當初選舉操作、權謀設想,讓這兩屆的總統與立委併選,本來交接就不該有那麼長的時間。而上次是因為馬總統連任,問題未凸顯,此次卻因政黨輪替,引發爭議,他呼籲新政府未來一定要慎重面對、設法解決,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發生,才能客觀建立憲政的常軌。

中研院法律所助研究員蘇彥圖表示,內閣權力不包含兩岸、外交相關權力,一旦國家產生憲政危機時,卻由跛腳總統裁決,多數黨可能產生憲政風險。他認為,治本的方法應修法縮短交接期。

歡迎加入【自由時報】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