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中、未能實現政見 選民失望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美國之音報導,這次台灣選舉,國民黨和民進黨的最後競爭主軸在於經濟狀況不佳,選民希望薪資提高、房價降低和更多就業機會;但現任總統馬英九一直尋求中國經濟支援,簽訂廿多項協議意圖提振貿易投資,卻未能實現八年前政見,讓選民失望。
《時代》雜誌指出,台灣人民選出首位女總統蔡英文,是把貧血式經濟成長、升高的貧富不均等國內問題重要性,放在和中國加強關係之上。
《洛杉磯時報》認為,經濟是蔡英文持續領先朱立倫的主因。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受訪指出,台灣投資和出口嚴重依賴中國,在貿易方面很難U型反轉、從中國抽離,應發掘自己的利基,「重點是別把全部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台北KGI凱基證券經濟學家Andrew Tsai分析,台灣結構性問題可能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解決,但民眾想要看到一些快速的解決方案和改善,「這對新總統來說是項大挑戰,民眾期待太高,一旦發現台灣經濟沒有『錢』途,會很失望」。
美國之音報導,台灣經濟持續走下坡,去年第三季經濟負成長,出口持續衰退,台灣勞工抱怨,靠每個月六百美元(約台幣二萬○二八○元)的基本工資,無法在台北買房子或支付子女及父母的照護,這些議題成為本次大選的最後關鍵。
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指出,相信經濟是此次選舉最主要議題,民眾要求能提高薪資、尋求更多工作機會,寄望新總統能帶來更舒適的生活。過去八年國民黨經濟施政表現不佳,一般民眾希望透過政黨輪替讓經濟現況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