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政治的配票手法,面對現今的年輕選民未必有用。(資料照,記者黃志源攝)
記者蘇芳禾/特稿
選舉是面照妖鏡,一開始打出進步力量的新政治,現在端出舊政治最常用的手段希望大家「配票」。而訴求團結所有力量的政黨,在選前發現票有可能被配光光,現在又喊出集中選票、單一政黨過半、告急,完全無視支持者的自主性,如果這些人訴求的是「獨立思考選民」、「希望改革的年輕選票」,奉勸還是省省吧。
在同一選區中可當選兩席以上的複數選區時代,民進黨為讓席次最大化,常會以生日、身分證字號尾數來進行配票。親近民進黨的小黨也會以此來做號召,期待一戶能有一票分給新興小黨。
不過這種方式演變到後來卻有點走精,常發生高民調者最後反而落選,以至於每到選前,不管是民調排名前段班、吊車尾、當選邊緣的候選人都會「告急」,避免大家喊自己卻沒喊,到時候票就被配走。
今年選舉,反國民黨陣營情勢大好,民進黨與第三勢力都盼能搶攻最多席次,民調未滿五%的小黨怕被棄保,民進黨則是害怕民調數字太高,催不出支持者投票,到最後反而大意失荊州,選前大動作喊出政黨票告急。
但無論是「棄保」、「告急」、「配票」都是選民早期在席次最大化下的「理性選擇」,確實有其時代背景,無法說對錯。如今,在一片改革聲浪中,民進黨和第三勢力都盼能打造有別於舊政治的新氣象,卻還是使用這些傳統選舉手段盼能影響選民投票行為,未免太小看這幾年經過公民運動洗禮的自主公民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