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柱參選總統大事紀 洪秀柱兩岸主張爭議不斷
〔記者彭顯鈞/台北報導〕國民黨總統選舉臨陣換將勢已難免,原獲提名的總統參選人洪秀柱,提出連串高度爭議的兩岸主張,讓藍營驚恐莫名,也是種下此一結局的主因。洪秀柱參選過程中,府黨高層多次當面勸阻,務必回到「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立場,結果洪日前還提出憲法「終極統一論」,嚇壞府黨高層,定調為「偏離主流民意」。
洪秀柱四月廿日領表參加黨內初選後,在五月一日第一次提出兩岸主張,正好是黨主席朱立倫率隊赴北京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進行「朱習會」的前夕。洪提出,九二共識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應該從「一中各表」、「一中不表」走向「一中同表」。她並解釋,「一中同表」的具體內容,就是兩岸是整個中國的一部分。
「一中同表」最早是二○○四年由學者張亞中提出,而張則是洪的核心幕僚。洪拋出「一中同表」的主張,立即引起軒然大波,府黨未出面背書,黨內公職也是一片譁然。
洪堅持宣揚理念 比選票更重要
六月中,洪秀柱通過黨內提名的「防磚民調」門檻,七月初,她再拋出兩岸主張,指兩岸主權宣示重疊,「一中同表」是要大陸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的存在,「可是我不能說中華民國的存在」,不然會「變成兩國論」。洪還說,她覺得很氣憤,為何黨內都不仔細想這個問題!
洪的說法再次引起各方批評,黨務高層當面溝通,洪還反駁,參選不只是為了選票,更重要是理念宣傳,為選票改變理念,參選就失去意義。
洪的說法讓黨中央完全無法接受,相隔幾天,主席朱立倫公開強調,「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就是國民黨的重要基礎;朱顯然不願替洪的主張背書。
洪雖不再講「一中同表」,但九月初突然閉關後,又提出更具敏感的兩岸主張,包括深化政治協商、簽署和平協定,共同確定「分治不分裂」兩岸定位。其中,「分治不分裂」被解讀為中國的「一國兩制」,事先毫不知情的黨中央,完全不能接受。
九月下旬,黨中央開始勸洪退選,但洪在十月二日,提出中華民國憲法本來就是「終極統一」、「最後還是要統一」等主張。洪甚至強調,馬總統的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這還不夠,九二共識有必要再進化,要與大陸政治對話」。
原先低調的總統府也不再沉默,府方高層隔天即表達清楚且強烈的立場,強調「終極統一」不符台灣主流民意;對洪的主張,也完全不能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