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資料照,記者楊金城攝)
記者陳彥廷/特稿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前天結束三天的走訪南部之旅,如同她主打「非典型選戰」,這趟走訪也很非典型,不同於傳統選舉造勢,極少動員支持者,每日僅排四、五個行程,每處動輒待上一、兩個小時,主打請益、體驗之旅。不過,因為洪個人特質、團隊準備不足、與黨部溝通不良等諸多因素,她始終難接觸民眾的真實聲音,這趟旅程不僅缺乏「廣度」,連預期的「深度」都不足。
洪秀柱能輕易與民眾攀談話家常,對支持者要求握手拍照來者不拒,但這並不等同於傾聽基層,洪此行安排多場座談,希望深度了解地方問題,但最終往往流於形式。
本月一日安排與新住民的座談,最終未與外配對話,僅淪為和新住民第二代小朋友同樂;同日上午參加台南市東山區與上百位農民的大型座談,現場卻只有洪以及立委參選人、黨務幹部發言,農民無人公開表達意見。
一位老農私下說,洪秀柱等人高談闊論要協助農產外銷,立意良善,但壓根不了解困擾農民的問題,例如某些區域沒有自來水管線,水利署不理會陳情,只能用山泉水灌溉;另,政府對坡地開發限制過多,又無配套,導致農產量難提升,「哪有什麼可以外銷?」
老農還說,洪秀柱開玩笑地提及擔任訓導主任時糾正抽菸的孩子,但以他住在山間的生活,「蚊子這麼厚(多)!」不可能隨身帶蚊香,菸點著就能驅蚊;洪以她的都市觀點看問題,不懂鄉下人的無奈。
洪此行赴某宮廟參拜,竟有鄰近區域黨部主委前一天才得知消息,更扯的是,消息來源並非洪團隊或縣市黨部,而是地方耳語,該黨部主委為此憤而怒譙上級幹部。
洪秀柱的請益之旅,接觸民眾不多、絕少拜會地方大老、未能了解基層問題,既無廣度、又難見深度,這種不上不下的「非典型」,或許正如同這場選戰過程中,洪個人角色的尷尬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