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綜合新聞
北區
基隆市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新竹市 新竹縣 苗栗縣 花蓮縣 宜蘭縣 金門縣 連江縣
中區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南區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臺東縣 澎湖縣
其它
平地原住民 山地原住民 全國不分區
TOP

總統逐鹿

《華爾街日報》:「台南經驗」 小英心中未來的縮影

2016-01-18 19:20:08

《華爾街日報》文中特別提及「台南經驗。(圖由南市府提供)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美國《華爾街日報》昨天以「『草莓世代』的復仇」形容台灣總統選舉結果,指台灣年輕一代的台灣認同意識愈來愈強烈,這股熱情讓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拿下勝選。台南市政府表示,文中特別以「台南經驗」作為蔡英文心中未來的縮影。

台南市政府表示,《華爾街日報》記者資深特派員班安祖(Andrew Browne)親自到台南採訪並指出,台南是民進黨票倉,有意識地形塑這座城市,來抵擋多數選民心中國民黨所代表的東西:大型財團、都會城市指標建物、花俏的公共建設,以及多數選民認為最糟糕的商業和文化「親中」趨勢。

市府表示,文章特別描述台南已經成為台灣年輕人逃離高消費台北的避難所。在古老寺廟的院落和巷弄中,初來乍到台南的人,正在為後工業化的時代,定義新價值與新的生活方式。賺錢不是一切,工作只要能過日子就夠了。年輕學子畢業後,來台南開小型民宿或平價消費的珠寶店,技師運用數位設計技術製作家庭飾品,建築師把成排的清朝老屋改建成咖啡店。

蔡英文的新政府計畫鼓勵企業把投資從中國分散開來,同時新政府會提供經濟實惠的公共住宅與提升社會福利。台南向來就沒有在中國做太多投資,而且為了強調台南國際化的目標,台南也宣布要讓英語成為這個城市的第二官方語言。

文章提及,隨著才華洋溢的創意家湧進台南,由藝術家和音樂家所構成的活潑次文化也逐漸成形,他們的語言是台語,不是首都台北講的國語。他們創造的公共壁畫、塗鴉與詩文,都推廣「以台灣的民主為傲」的台灣意識。

文章以台南年輕女孩Sophie Su為主角,剖析草莓世代對國家認同的轉變,對Sophie而言,台灣獨立已經是她的生活經驗,她覺得自己完全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

歡迎加入【自由時報】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