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陳瑩搶下平地原住民立委席次,避免民進黨在原住民立委中遭到橫掃。(資料照,記者陳賢義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2016總統、立委選舉結果揭曉,其中山地原住民立委由國民黨籍孔文吉、簡東明和無黨盟高金素梅當選;平地原住民立委則為國民黨籍廖國棟、鄭天財和民進黨陳瑩當選,6位原民立委就有4位是國民黨籍,對照這次選舉幾乎全台變天,為何原民仍是國民黨鐵票倉?
據原民媒體《MATA TAIWAN》報導,綜觀近5屆的原住民市議員的政黨背景,原住民選區一直是國民黨長期穩定的議員席次來源;1998年國民黨甚至獨佔了原住民議員的全部席次,隨後的4屆選舉也仍能佔有6成席次。
從過去5屆到包括這次剛出爐的立委選舉結果,山地及平地原住民立委席次來看,國民黨亦是從2008年後就穩佔6成以上席次(4席次以上)。
報導指出,國會的6席原民立委長期受到國民黨把持,導致不僅有原民立委出席率低落、質詢頻率不斷下降的問題,也因為原住民電視台受到原住民族委員會的牽制,欠缺獨立監督,所以縱使推出人選進入了立法院,卻是一再複製黨意來做事。
這次當選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的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高潞.以用.巴魕剌認為,原民立委除了遵從黨意,還有財團、金錢、權勢,甚至有立委公開表示說,「我是原住民,但我也是忠貞的國民黨立委」。因此,原民立委為了服從黨意、金錢意就忽略了民意。
報導分析,從「黨政一體」時代開始,國民黨的黨部組織就很快地進入部落地區運作、設立鄉黨部,透過地方黨部,舉凡地方選舉到中央公職人員的選舉,國民黨能以有效組織人脈搭配行政資源,掌控原住民的選情。
另一方面,地方耆老或頭目的權威亦遭到威脅或監督,變相使部落傳統社群結構逐步被收編進國家政府體系。
民進黨1986年成立之後,陸續對原住民提出相對完整的政策,如原住民族自治、推動原住民族教育、保障司法、中央設立少數民族事務部(今原民會)等,卻無法相對獲得原民認同,報導認為「民進黨與部落原鄉交流不足」,其地方黨部也缺乏在地了解原住民的真實需求或部落的困境,遠遠不如國民黨的執行程度。
這次民進黨提名的平地原住民立委陳瑩當選,順利在原住民政治版圖插下綠旗,是否代表國民黨原民鐵票倉也逐漸鬆動了?仍然非常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