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綜合新聞
北區
基隆市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新竹市 新竹縣 苗栗縣 花蓮縣 宜蘭縣 金門縣 連江縣
中區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南區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臺東縣 澎湖縣
其它
平地原住民 山地原住民 全國不分區
TOP

選情評析

林濁水觀點》國民黨驚險滅柱救黨

2015-10-12 11:18:35|林濁水
換柱風波讓社會輿論為之譁然,這場鬧劇看似已近尾聲,僅管現在社會質疑「換柱」程序正當性,朱立倫聲望同時大受打擊,但國民黨終於有勇氣面對短痛,斷然換柱而免於全面㓕頂,對重傷的國民黨而言,能救幾分算幾分;但對台灣而言,換柱連同大連艦隊被擊沉,這兩次經驗重挫急統派,是好事一樁。

林濁水

立委剩下不到38席的危機終於把像黃復興這類的深藍嚇醒而下定了換柱的決心,一場空前的政治鬧劇也接近了尾聲。

換柱這場空前的政治鬧劇接近尾聲,再讓洪秀柱鬧下去,衝擊將不只是造成一次性的席位浮沈,而是很可能造成藍綠基本的根本變動。(資料照,記者朱沛雄攝)

事實上,如果再讓洪秀柱鬧下去,對國民黨還有比立委38席不保更深遠的傷害。那就是她的衝擊將不只是造成一次性的席位浮沈,而是很可能造成藍綠基本的根本變動,而使這一次選舉成為非同小可的「奠基性選舉」。這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

一、國民黨大本營台北市變盤轉綠。

號稱天龍國的台北市,一向是深藍最穩固的大本營,以這次立委選舉為例,台北市仍然是風雨飄搖的國民黨僅次於原住民選區外選情最穩定的地方,但是這穩定已經是很表面了,台北市高度偏藍的穩定性在2014年已經被劇烈撼動了,不只是市長選舉國民黨狂敗了25萬票,在市長選情的牽動下,藍營議員雖然在席位上仍領先,但是雙方是31比28,差距大幅緊縮,在得票率上,民進黨甚至還以39.27%首度勝過了國民黨的38.57%。

從2014選舉過程來看,首都的選舉情勢對全島有明顯的帶動作用,在柯P效應波及之下國民黨遭遇空前重大的全島性挫敗。

國民黨台北市大敗的一大關鍵,在於提名不堪檢驗的連勝文而令台北市民強烈的矜持感嚴重受傷,藍軍大本營因此出現了第一次劇烈的鬆動,現在總統選舉提名洪秀柱使台北市民感受到被國民黨侮辱的程度,看來比送連勝文給他們還更嚴重,以致於儘管洪非常看不起連勝文,認為和他搭檔選舉是自貶身價,但是事實上,洪秀柱在台北市的支持程度已經比2014年的連勝文還遠遠不如了。2014,連直到投票前夕都還一直維持30%以上的支持度,而和柯差距不到15%,但是現在洪在各民調基本上都只在15%上下波動,落後蔡甚至達到了30%,未免太多了。

國民黨台北市大敗的一大關鍵,在於提名連勝文令台北市民強烈的矜持感嚴重受傷,現在總統提名洪秀柱使台北市民感到被國民黨侮辱的程度,比送連勝文給他們更嚴重。(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

依據決策民調中心10月6~7的調查,宋楚瑜受到北京閲兵事件的衝擊,全國總體民調支持度跌落到洪秀柱後面,蔡洪宋三人得數據是:

蔡40.2%,洪18.5%,宋14.1%,洪領先宋4.4%。

令人驚奇的是,在台北市洪秀柱的支持度不只仍然維持在第三名的位置,更令人驚訝的,她台北市的支持度甚至竟以14.0%比18.5%低於她自己全國性的支持度4.5%,國民黨大本營淪陷的情形實在嚴重到不行,台北市的數據是:

蔡43.8%,洪14.0%,宋18.4%,洪落後宋4.4%。

因此若不換柱,天龍國民將可能在連續的兩次選舉衝擊後形成轉移投票的慣性,此後國民黨在選舉時將喪失在台灣最後的根據地,並進一步牽動全島盤面的變化。

二、洪秀柱在年輕人中的支持度極度的偏低。

依據「新台灣國策智庫」在6月初的調查,國民黨王金平、朱立倫、洪秀柱、吳敦義4人在20~29歲年輕人中支持度是:

王金平40.6%、朱立倫31.7%、洪秀柱13.7%、吳敦義10.1%。

很明顯的,一開始年輕人對她的支持度就偏低得很厲害,更慘的是她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從6月到現在還一路下滑,其下滑幅度比其他各年齡層更快,依「台灣指標民調公司」調查是總體支持度迄今掉了兩成八,幅度已經不小了,但是年輕選民更掉了三成九。

「台灣指標民調公司」民意調查顯示洪秀柱總體支持度迄今掉了兩成八,但是年輕選民更掉了三成九。(作者提供)

最近她的總體支持度大約在15%上下,但是20~29歲年輕人中支持度在大部分的民調中多半落在驚人的10%以下。例如依據「決策民調中心」調查,洪總體支持度雖然比上次上升了3.5%成為18.5%,但是20~29歲的支持度卻仍然只有9%。

由於一般人的政黨認同受到年輕時第一次的「處女投票」的影響非常大,因此洪秀柱在這一段時間內對年輕人認同的「驅趕」現象一旦持續醱酵,形成世代性的棄藍投票慣性,國民黨將永遠淪落成為一個絲毫沒有未來的泡沫黨。

現在國民黨換柱,社會很質疑程序正當性,使得朱立倫聲望大受打擊,但是,國民黨終於有勇氣面對短痛,斷然換柱而免於全面㓕頂,只是急統藍在這一番國民黨內鬥中造成對國民黨的傷害,已經難以彌補了,儘管李登輝總統很擔心,國民黨受傷太重以致於台灣藍綠政黨間失去制衡機制,他因此支持國民黨換柱,只是現實已經是這樣了:在洪秀柱的衝擊下,造成的綠大於藍的盤面已經不是短期內能翻轉的了,國民黨能做的只是救幾分算幾分了。

國民黨換柱,社會質疑程序正當性,但國民黨終於有勇氣面對短痛,斷然換柱而免於全面㓕頂,只是急統藍在這場內鬥中對國民黨造成的傷害,已經難以彌補了。(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這次風波中,由於急統派結合黃復興黨部意圖僥倖的冒進行為,其實早在6月底已經被預料到將和2014大連艦隊一樣,帶動了國民黨在整個台灣的選舉崩盤。(林濁水,洪秀柱拋磚成玉 國民黨玉石俱焚)如今國民黨終於換柱以求避免重蹈覆轍。

但是無論如何,兩次結局雖然不同:連選到底,洪被換,但國民黨已經同樣重傷。然而,這過程中最有價值畢竟是的是兩次出擊之後,急統派都遭受重挫,這對台灣畢竟是好事一椿。

歡迎加入【自由時報】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