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柱陣營則必然將議題持續鎖定在兩岸議題並且強化自己直言敢講的特色,不僅會努力呈現與國民黨現有政治人物不同的形象,也非常可能朝向柯文哲式的選戰走向。(記者張嘉明攝) 圖為兩岸政策協會於6月18日公布「洪秀柱、蔡英文首次民調大PK」民調結果。(記者王敏為攝) 大家都熟悉的兩岸議題就是一個台灣選民心中的共識議題,圖為馬英九總統5月14日出席陸委會舉辦的「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國際研討會」。(記者羅沛德攝) 圖一、表中數值為Pseudo R-squared (作者自行分析) 圖二、資料來源為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作者自行整理 圖三、資料來源為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作者自行整理 圖四、資料來源為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作者自行整理 圖五、資料來源為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作者自行整理 圖六、資料來源為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作者自行整理 圖七、資料來源為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作者自行整理 包括多元成家,降低投票年齡,廢核,和財富重分配等等議題都將會是蔡英文的強項。(記者廖振輝攝)
翁履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Cortland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Cortland)政治系助理教授
洪秀柱初選過關,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國民黨將不得不按照遊戲規則來提名。如此一來,2016台灣的總統應該會由代表兩黨之一的其中一位優秀女性來擔任,這也使得台灣成為國家元首選舉主要候選人都是女性的亞洲甚至世界首例。近來台灣媒體開始出現兩人背景資料的比較,試圖讓選民們對這兩位女性有更一步的認識。不過,除了分析基本資料之外,在這一場即將到來的歷史性選舉,選民們在選戰中到底會看到怎樣的發展呢?本文就用過去選舉中的一些簡單的數據來預測兩位女主角會如何登場演出吧!
決定選舉結果的關鍵是什麼?
從1996年台灣第一次的總統直接民選以來,台灣政治學界對於選民的投票行為就展開了一系列的調查和研究。從歷年研究的結果顯示,經過多次的總統選舉之後,影響台灣選民投票決定的關鍵因素,已經逐漸從早期僅僅基於政黨和統獨意識形態的投票方式,轉而注重候選人的形象以及施政能力。近期的研究中更有學者進一步的主張,在歐美民主國家中經過多次驗證的「共識政治」(Valence Politics)投票模型對台灣的總統選舉結果有著比用政黨投票和統獨投票分析更好的解釋力。在這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共識政治投票模型並不是要推翻舊有的投票理論,而是找到一個更全面的分析方式來找出影響投票的關鍵因素。再進一步解釋,共識政治投票理論的主張是,由於選民都是理性的動物,所以投票行為應該不論選舉的規模,背景,甚至國家,應該有一種類似的行為模式。在實際的運作上來說,結合了過去的投票理論,共識政治模型強調三項投票行為的決定因素是:一,政黨支持(動態);二,候選人的形象(動態);三,共識議題(誰能處理的比較好?)。前面兩項因素乃是基於過去的研究,所以大家比較熟悉,也很容易了解,至於共識議題(Valence Issue)是指什麼呢?剛剛說到,共識政治的概念是希望找到一種模型能解釋各種選舉,而共識政治模型之所以能超越時間,空間的差異,關鍵就在找到「共識議題」。
按照共識政治學者們的主張,共識議題必須是絕大部份選民都認為重要,並且有著共同立場的議題。舉例來說,大家都覺得失業率問題很重要,而沒人想要看到失業率升高。所以如果在某次選舉中,失業率被大部份選民(過半數以上)認為重要,加上絕大部份的人都想看到失業率下降,那麼「失業率」議題就可以被視為該次選舉中的「共識議題」。再舉一個例子來說,如果有一個國家面對敵國的威脅,在選舉中很可能大部份選民會認為國家安全很重要,而絕大部份的民眾對國家安全這個問題所採取的態度是希望能避免戰爭,那這一個「國安」問題就就可以被視為是該次選舉中的「共識議題」,而選民投票也因此會基於哪一位候選人在這一個問題上表現出較佳的能力來做決定。不過,如果民眾對這個問題的態度是分歧的,也就是說有些人反戰,有些人認為應該不惜一戰換取長久安全,在選民立場不同的情況下,國安問題就不是共識議題,而是具有對立意見的議題。
那麼,在台灣的選舉中究竟有沒有所謂的共識議題呢?其實大家都熟悉的兩岸議題就是一個台灣選民心中的共識議題,不過,不是從統一和獨立的對立觀點來看,而是從「維持現狀」這一個普遍可接受的立場來解釋。根據民調,台灣有超過八成的民眾或多或少認為「維持現狀」是目前對台灣最有利的兩岸立場。不論是回答「維持現狀,希望未來統一」,「維持現狀,希望未來獨立」,或是「永遠維持現狀」,台灣當前民意的最大公約數就是「維持現狀」。從共識政治投票的概念來看,民眾認為兩岸議題重要,而「維持現狀」又是普遍被大眾同意的單一立場,因此,「維持現狀」可以被視為台灣選舉中的共識議題。
下圖便是針對2004年到2012年台灣總統選舉的結果所進行的分析,在比較各種用來解釋投票行為的分析模型之後 ,從圖中可見,如果僅用政黨或是單一的統獨議題來分析選舉結果,其解釋力遜於所謂的共識型投票分析。簡單來說,要解釋現今台灣的總統選舉,不僅要考慮政黨,統獨,更要將候選人對關鍵議題的「處理能力和表現」加以考量,而這三項因素也就是學者所主張,選民投票抉擇反映出的是當下社會上的「共識」。
用共識型投票的概念來看2016
一般來說,選戰中的主要候選人會用什麼樣的競選策略,外人實在難以了解,因此也難以預測究竟會演出什麼樣的選戰戲碼。不過,因為蔡英文的再度上陣,使得上一次的選舉資料對於2016的選舉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基於前面所提到共識型投票的假設,我們有理由相信三大共識投票的因素:政黨,形象,與共識議題的處理能力將仍會是決定台灣下一任總統的重要指標。先從政黨的支持與投票決定來看,在2012年選舉中,代表國民黨參選的馬英九在國民黨的政黨支持度39.8%的情況下獲得了51.6%的得票,而蔡英文則是在民進黨支持度28.3%的劣勢中獲得45.63%的票數(見圖二)。如果用最簡單的概念來推論,假設政黨的支持者大都會投給同黨的候選人1,那麼馬英九在選戰過程中為自己爭取到11.8%的非國民黨支持者,也就是所謂的中間選民,而蔡英文爭取到17.33%非民進黨支持者的青睞。
再從共識議題這一項影響選民投票的因素來看,根據過去台灣選舉的經驗,在兩岸議題上支持統一和支持維持現狀但傾向未來走向統一的民眾絕大多數會支持國民黨的候選人,而支持獨立和傾向未來獨立的民眾則多半是民進黨支持者。如果依據這樣的假設,在2012年的選舉,馬英九的「統一」鐵票是12.7%,而小英則應該能掌握22.7%的「獨立」票源(見圖三)。希望維持現狀的選民佔了58.9%,而他們正是雙方要爭取的選民。與選舉結果相比較,如果認為僅依靠統獨議題的立場就可以解釋投票行為,那我們應該推論比雙方可掌握的鐵票多出的部分就是來自希望維持現狀(58.9%)的選民。也就是說,馬英九在兩岸議題上為自己爭取到比鐵票多了38.9%的選民支持,而小英則只在希望維持現狀的選民中多取得22.93%。
至於候選人的形象和能力部分,我們同樣可以在2012年的選舉中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首先,從下圖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台灣民眾普遍給馬英九較高的領導人形象分數,不過,蔡英文在2012年未能取得較高的領導人印象分數,或許與當時她尚未有重要的領導職務歷練有關。值得一提的是,以一位沒有擔任過主要領導職務的政治人物對上現任總統,在領導人形象上差距能在10%以內,也算是相當有魅力的政治人物了。
此外,在共識投票的理論假設中,另一個相當關鍵的決定因素就是對候選人在處理共識議題能力的評價了 。從2012年的資料來看,選民認為在面對許多議題的處理能力上,兩位候選人大致來說是不相上下,唯一有明顯差異的就是兩人處理兩岸議題的能力。不論馬英九總統目前在台灣民眾心中的能力有多麼不理想,但在2012年的選舉時,他在兩岸議題的處理能力上獲得了68.5%台灣民眾的正面評價,而蔡英文卻只得到了33.8%的信任。從選舉的結果來看,這一個關鍵能力的差異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最後,如果把共識型投票的概念化為實際的幾項指標,透過下圖的比較,可以清楚的看出,2012年的選舉結果與蔡英文在兩岸問題的處理能力無法獲得信任有高度的相關性。
2016選戰會演出哪一齣?
重新分析2012年的選舉目的是再次點出台灣選舉中的關鍵因素,也就是政黨,候選人在選民心中的形象,和兩岸議題(誰能維持現狀?)。其中,選民對政黨的支持和對兩岸未來所抱持的統獨立場都不是候選人能夠運用短期的選戰策略就可以改變的。換句話說,兩位女主角接下來的選戰戲碼都會著重於如何塑造形象和處理關鍵議題的能力,尤其是如何處理兩岸議題!
再說更清楚一點,兩位候選人的首要任務不是拿出多麼了不起的兩岸論述,而是思考如何“表演”得讓選民相信自己是比另一位候選人更有能力處理兩岸問題的人。 從2012年的選舉資料中可以看出,普遍被認為傾向統一的馬英九,有31.3%的台灣民眾認為他的兩岸立場是永遠維持現狀或是維持現狀未來再決定。蔡英文的立場一般認為是較趨向支持台灣獨立,而台灣民眾也的確普遍有這樣的印象,因此,只有20.8的民眾認為她會支持維持現狀的主張。目前台灣有高達近八成的選民希望未來兩岸仍能維持現狀,我們可以合理的推斷選民們更希望看到候選人能表現出維持現狀的意願和能力。所以,不難想像,民進黨和蔡英文必然會對民眾對她在兩岸立場的印象上多做努力。相較於蔡英文,洪秀柱目前在台灣選民心中的印象雖然還沒有確定的資料可以佐證,但從過去的發言來看,她傾向統一的形象與馬英九相比只怕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兩岸議題的立場上,對她有利的策略應該是努力地讓民眾相信她是最有能力保持兩岸當前現狀的候選人。不過,目前看起來她似乎正在挑戰台灣民眾所希望的“維持現狀”。
小結:兩位女主角將有不同的演出
根據以上的分析,不妨預測一下接下來會看到的戲碼吧!民進黨可能會將選戰焦點擺在近年來備受年輕選民注目的社會正義和財富分配上。非到必要,盡可能不正面說明對兩岸交流的立場,用蔡英文獨有的學者形象強調未來對各項社會議題的關懷。包括多元成家,降低投票年齡,廢核,和財富重分配等等議題都將會是小英的強項。而洪秀柱陣營則必然將議題持續鎖定在兩岸議題並且強化自己直言敢講的特色,不僅會努力呈現與國民黨現有政治人物不同的形象,也非常可能朝向柯文哲式的選戰走向。不過,與柯文哲不同的是,由於洪秀柱並非以鮮明的個人形象加上睿智又白目的說話風格成名,她那訓導主任式的辯才無礙,聽在軍公教背景為主的藍軍支持者耳中或許感覺像是敢言直諫的真知灼見,但要打動年輕世代和中間選民,少一點八股的說教風格可能會更討喜。換言之,如果國民黨認為持續複製柯文哲的經驗就可以成功,恐怕太過樂觀,而其主要的效果也可能僅限於團結起泛藍選民而已。
最後,到底2016誰會當家?如同本文所分析,關鍵的三個因素中,政黨支持度和民眾的統獨立場都是經過時間累積的,只剩下「表演」的分數選民還沒做出決定。蔡英文的確在前兩項中獲得暫時的領先,但是選民對洪秀柱的相對新鮮感卻也提供了她在表演上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尤其是當政壇因為柯文哲颳起的一股「透明政治」的風氣,對於被視為B咖的洪秀柱來說,如果真的抱持著自己沒有什麼好損失的心態,選戰中不按牌理出牌的策略可能真會讓蔡英文措手不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選民的投票行為不必然是為了要讓社會變得更好。往往選民投票不是想著要在「善」與「惡」中做選擇,而是在「利」與「不利」之間取捨。大部份的情況下,選民考慮的是自己的生活會不會變得更好,考慮的是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例如在2012年選舉,很多人選馬英九不是因為他們認為馬英九會讓財富分配更平均,讓治安變好,而是因為他們認為馬英九可以保障兩岸有更多生意可以做。換句話說,當時的馬英九選了大部份人想看的戲碼(共識議題)來演出並且掌握了它。
到目前為止, 這場第一女主角的戰爭看起來是小英稍具優勢,但是,不到結果揭曉誰也不知道最後結果,甚至有可能還有其他參選人會加入競爭。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場秀正準備開始,而上述的戲碼也將要陸續登場,台灣選民心中的最佳女主角會是誰?肯定是把這場秀演得最好的那一位!
註解》
1. 此一簡單的推論僅是為了凸顯用政黨立場來分析投票,會產生對選舉結果解釋力不足的疑慮。事實上,學者在分析政黨投票時有更完整詳盡的分析,通常並非僅僅考慮政黨立場單一變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菜市場政治學:翁履中 最佳女主角?2016的選戰策略分析!